查看原文
其他

风景过程主义与烛台角文化公园 | 乔治·哈格里夫斯 01

拖更的 YanYan风景园林导游 2023-03-13

这是YanYan公众号的第010篇原创文章

★ ★ ★
最近得知,新注册的公众号都统一关闭了文章留言功能,所以如果大家对内容有疑问,欢迎到后台留言找我啦~~



你好,我是YanYan,感谢你的关注。

前段时间,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第五轮公演“换位复活战”播出,在这一期节目中,表现最突出的就是阿朵了,无疑全场最佳。开口的一瞬间就知道,赢定了,网友甚至纷纷手动帮阿朵姐姐报名隔壁的《歌手》。
在节目中播出后,我注意到有一个关键词立刻冲上了热搜,那就是“阿朵降维打击”
什么是“降维打击”呢?打个比方,在战争中,飞机是在高空进行立体式作战,而一般的陆军只能在地平面作战,所以飞机可以用导弹打击地面的部队,而陆军却打不到天上去,这种高维打低维,三维打二维,就叫“降维打击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并不是实力层面的差距,因为只有在同一维度、同一舞台竞技,才有所谓实力高低的比拼;而“降维攻击”,指的是不同层次的竞争,并不是能力升级,而是认知破局、是场“越狱”。
正如阿朵的胜出,并不是赢在唱功和舞蹈,而是她对音乐、对新民族风格、对舞台有着高水平的洞见,甚至可以说,阿朵的表演,超出了浪姐的评判标准,颠覆了观众对节目的预期。当别人还在舞刀弄剑时,她却洒脱地端起了枪,“反手”扣动扳机。
那么,在风景园林界,有没有跳出行业传统评判体系,颠覆认知,擅长降维打击的大师级人物呢?
还真有不少,今天就为你介绍其中的一位,他就是美国风景园林师乔治·哈格里夫斯(George Hargreaves),被学界一致公认为“20世纪最后一位大师”。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设计理念“风景过程主义”,并成功领导了行业的发展方向。
George Hargreaves




1  哈格里夫斯与风景过程主义

1977年,哈格里夫斯毕业于佐治亚大学环境设计学院,获得风景园林学士学位(BLA),197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,获风景园林硕士学位(MLA)。毕业后,他跟随老师彼得·沃克,加入由沃克和佐佐木英夫联合创办的SWA景观设计事务所工作,由于表现出色,两年后即被委以主创设计师的重任。
1983年哈格里夫斯创立了自己的哈格里夫斯设计事务所,开始了风景园林艺术实践的新尝试。近40年来,他屡屡获得包括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(ASLA)大奖在内的国内外各种奖项数百次之多,其代表作包括烛台角文化公园、广场公园、拜斯比公园、哥德鲁普河公园、辛辛那提大学总体规划、澳大利亚的悉尼奥运会公共区域景观设计等。
与此同时,他还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、哈佛大学担任客座教授,从事风景园林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;1996 年,他受聘担任哈佛大学风景园林系系主任一职,直至 2003年。在世纪之交之际,他的设计理念深刻影响了一代风景园林师。
哈格里夫斯在逐步进入风景园林专业的道路上,经历了一系列“顿悟”的过程,而大地艺术家罗伯特·史密森的作品和艺术理念,如《倾泻的沥青》、《螺旋防波堤》,对他产生的冲击最为巨大,仿佛“像灯塔般照耀在焦枯的被设计的景观土地上”。

在对史密森作品的深入研究中,他感悟到了一种全新的、基于风景过程的设计语言;正是这种语言,使他的设计风格超越了传统的、程式化的设计“套路”,在认知层面实现了“升维”。
我知道刚才这段话中,包含了太多的名词概念,非专业的朋友肯定不知道我在说啥。没关系,接下来我为你逐一解释。
(1)大地艺术兴起
大地艺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,这时的美国社会正处在种族流血暴乱、大规模的反战示威、学生叛乱等等的剧烈动荡时期。比如越南战争就爆发于1955年;马丁·路德金在1963年发表著名演讲《我有一个梦想》,标志着黑人民权运动的高峰。
社会急剧动荡的年代,往往也是艺术家们最为活跃、艺术思想迎来重大变革的时期。此时,波普艺术、极简主义艺术已不再能够满足艺术家不断追求创新、追求反思社会问题的渴望,他们开始思考逃离,思考新的艺术出路。
在艺术家眼中,工业文明带来了很多负面的结果,“冰冷、空洞、陈腐”主宰着美国的城市,所以他们以一种批判现代都市生活和工业文明的姿态,将目光投向城市之外,选择在峡谷、沙漠、海湾等自然荒野进行新的艺术类型创作,重新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,由此形成了大地艺术流派。
虽然我本人对艺术并没有太多感悟力,但我大致能够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。简单来说,大地艺术家们主张回归自然,力求将人们的视野从灯红酒绿、冷漠无情的都市生活,转向本真质朴、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;而艺术在其中的作用,是要让普遍的、易被忽视自然风景片段,在视觉层面变得可感知
比如大地艺术先驱克里斯托(Christo)的作品《奔跑的栅篱》(Running Fence),高达6米的白色布墙,在加利福尼亚草原上蔓延横跨25英里,以竖向的钢杆和横向的钢丝作为支撑框架,通过极其简洁的表达,将加利福尼亚的自然提升到了风景的维度。
加利福尼亚沉积岩的侵蚀地形,在世人眼中无非就是普通的一道道山脊,平凡到让人视而不见。而张拉白布后,沿着地形起伏,形成蜿蜒的线形,从高速公路上远远望去,仿佛在天边绘出一道道白色线条,过目不忘、深入脑海。自然景象最朴实无华的魅力和特质,借助艺术的表现,变得生动、可感。



2)史密森与《螺旋防波堤》
启发哈格里夫斯的罗伯特·史密森(Robert Smithson)正是其中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,创作于1970年的《螺旋形防波堤》(Spiral Jetty)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,甚至被外界誉为“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品之一”。这件作品非常知名,我打赌你肯定见过。
1970年,罗伯特·史密森面对景色满目疮痍、孤立荒凉,由于开采石油而污染的犹他州大盐湖区,用推土机把近6000吨玄武岩等各种颜色的石头倾倒在盐湖水中,形成一个螺旋形状的堤坝。在最底部先倒入厚重的黑色玄武岩,在黑色玄武岩上又撒上石灰岩,最后铺上泥土。整条螺旋长约1500英尺(约450米),一直延伸到盐湖深处,螺旋中心离岸边46米,占地面积近十英亩,随着潮汐水位变化,人们可以在一天中看到不同形态的防波堤景象。
大盐湖远离城区,有几小时车程,四周没有任何洗手间、水源、餐厅或加油站等人类痕迹。但即便是这片人迹罕至的区域,也难逃工业开发带来的污染影响。史密森意在号召人们,沿着堤岸走进湖区,感受身边污染的湖水,在寂静无人、潮涨潮落之间,与脚下的每一块岩石、每一粒沙进行对话,倾听自然的哭诉。
同时,随着海水的冲刷,海中的盐分留在岩石上呈现白色,而海藻的大量繁殖,使岩石周围的海水呈现红色,这两种颜色相互穿插,交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,更具艺术美感。
艺术以高调的方式介入场地,却也同时以低调的姿态与自然相融,成为湖水倾诉、自由表达的舞台。

3)全新设计语言——风景过程主义
大地艺术的存在,极大地拓展了哈格里夫斯的思维,他从史密森的螺旋及其他作品中,看到了一种新的设计可能性。他开始思考:与其人为地绘制一个平面静止的、如画般的构图,为什么不能让自然参与设计,让它自己做功,甚至做主角,创造一个动态开放的景观呢?正如大地艺术那样,地形侵蚀、潮汐往复的动态自然过程才是创作的主角,不论白布还是螺旋,其作用只为烘托、做陪衬。
这里要稍微插播一点背景信息,在当时风景园林设计界,主流的设计方式有两种:
一是继承传统欧洲园林如画般、封闭式的景观构图,强调视觉上的和谐和稳定。

英国自然风景园与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
二是受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,依赖几何形式进行平面构图。


托马斯·丘奇的唐纳花园

这两种主流的设计方式,背后都有一个共通的逻辑:以人的好恶对景观进行确定性地控制。
但哈格里夫斯偏要打破这一规则,他受大地艺术的启发,悟到了一种新的设计语言,他希望借助于风、水、重力、植物、动物的自然做功,使景观用来承载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自然过程,即“风景过程主义”。
换句话说,他希望自然的动态过程成为设计的一部分,而非人为绘制一个自然状的设计。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“建立过程,而不控制终端产品”,他总是会尽力寻找场地独有的自然特性,而后营造一个完美的“舞台”,让自然本身与人产生互动,哈格里夫斯称之为“环境剧场”。
这完全就是一种全新的认知模式,和以往的造园设计理念完全不同,人们很难再用形式、空间、分区等传统的标准体系来评判他的设计。
因为传统多是基于人的审美偏好,而哈格里夫斯却是在追寻自然的原力,使之原力觉醒。哈格里夫斯重新定义标准,完成了一次破局升维,此后几十年的数百次获奖,无疑都是他的降维打击
我知道这样说可能还是很抽象,所以接下来我就和你分享一个经典案例——烛台角文化公园。



2  烛台角文化公园

烛台角文化公园是他最早的设计项目之一,于1985年开始建设。公园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城市的边缘,在一个建筑垃圾填海筑就的人工半岛上,公园背靠烛台角体育馆和一个巨大的停车场。哈格里夫斯的设计理念,围绕着两点关键的自然变化过程展开——风和浪。
(1)风:整片海湾经常受到强风的侵袭,哈格里夫斯在详细考察了场地的季风导向和主导风向后,顺着风的主导方向,用一块沿着一定坡度伸向水面的草坪,在几道弯曲的土堤中间切开了一道缺口,一直伸向水中,形成了一个迎接风的通道,这就是“风之门”。
这很像是汽车的流线型设计,引导风从上方吹过,“风之门”也是通过地形慢慢抬高,引导风向上流动。
与此同时,哈格里夫斯将公园主入口设置在正对“风之门”的位置,人们一进入公园,便立即拥入大自然的怀抱。
此外,当你在两侧起伏的地形中游走时,你能感受到不同的风,有时你完全暴露在强风里,有时你又被地形庇护,感受风平浪静。
经过这一系列的设计,吹拂的海风不再是习以为常自然过程,而是变得真切可感、富有趣味。
(2)浪:场地原有的岸线非常陡峭,少有平缓的海滩,于是设计师便建造了两条迎接潮汐海浪进出的人工水湾,深入海湾腹地,让原本只是垂直变化的海浪产生了水平方向的变化。虽然海浪一直在那里,但这个水湾让人们看到了以前不曾看到的自然过程。两侧的“U”形园路围绕着水湾,两处临水端点辟为观景台,游客可观赏不同水位下的景观变化。
哈格里夫斯将烛台角文化公园打造成了一处“风和浪”的舞台,既让环境进行自我表达,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用心灵去体味自然的场所,朴实无华,却又耐人寻味。用我们学院刘晓明教授的话说:沐浴海风,体验惊涛骇浪,这是烛台点文化公园给人的最深切的感受,哈格里夫斯在这里导演了一曲风与水的交响乐。我觉得这个比喻,特别贴切。
在植物种植方面,哈格里夫斯也进行了仔细推敲,考虑如何让乔木和灌木避风,尽量配置他们在坑底生长。经过多年的自然演变,在避风的坑地中生长出的刺槐等植物,逐渐改变了地面原有的面貌,软化当初地形的棱角形态。哈格里夫斯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对景观的人为控制,希望让自然界自己管理生长的过程,以达到真正的生态性而不是人为修建的生态。
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,如今响应时代潮流,国内的风景园林项目几乎都要“鼓吹”自己是生态设计,运用了很多生态手段,但大多数都只是为了生态而生态,在景观层面几乎没有灵魂,甚至是忽视设计本质。哪怕你的形式再炫酷、曲线再魔幻、手法再高级,和几十年前的大师作品相比,也只有被降维碾压的份儿,因为理念和立意和大师完全不在一个层次。
 
哈格里夫斯的设计理念解读到这里,其实已经挺全面了,汇集了n多篇论文。不过,看过我此前文章的朋友,应该能get我的风格,那就是尽可能地把事情讲透。
其实说到这儿,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没有解释,那就是风景过程主义理念究竟高明在哪里?事实上,如果这个问题不搞清楚,前面的一切内容并没有太大意义,因为以上只能说明大师和别人不同,却无法证明他比别人更优秀。



3  风景过程主义高明在哪?

在具体设计层面,哈格里夫斯将“风景过程主义”归纳为3个关键因素:场地(site)、可持续性(sustainability)和可记忆性(memorability),形成了所谓的“三角模型”。
(1)场地
哈格里夫斯视场地为首要的关键因素,在设计之初,他都会对场地进行大量的调研考察,了解历史文化背景及现状,充分利用项目原有的自然进程、地貌资源因势利导,营造“环境剧场”。
(2)可持续性
很多设计师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去思考的,但哈格里夫斯却是从经济的角度出发。经济可持续性意味着,人们愿意长久持续地投入大量财富去维护这些公园。而只有当一个公园被铭记、被喜爱的时候,人们才会自发地进行投入。那如何才能唤起公众的喜爱呢?这就不得不提到记忆性。
(3)可记忆性
受到另一位风景园林大师约翰·O·西蒙兹的启发,哈格里夫斯强调从观赏者与景观的关系来考察景观的作用,主张通过景观设计引导人们的观赏过程:景观设计首要考虑的根本问题不是形式、空间与形象,而是体验,是观赏者的体验和感受,通过景观的隐喻来唤起人们对场地的回忆、铭记和认同,使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与环境联系在一起,产生情感共鸣。观赏过程的进行也是景观不断展开的过程。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三角模型:在哈格里夫斯眼中,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在人们的记忆中占有一席之地,成为值得被铭记和认同的对象;而实现可记忆性,就需要基那些于可持续的要素进行设计;这些要素之于场地,就是历史背景、自然过程和长久形成的资源禀赋。
从“可记忆性”的角度来看,我们考虑问题的尺度不该是一两年,而是几十年、甚至上百年,这样一来,形式、功能这些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。就像伦敦的海德公园,在18 世纪初曾塞满了当时时髦的各种功能,但今天这些功能早都不在了,流传下来的只剩景观的“骨架”:水系、树林、地形等等,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。
“风景过程主义”正是要基于风、水、地形、动植物等等这些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基本要素,开展设计。这个理论的高明之处在于,它瞄准的是基本要素背后的时间维度在做设计,而不是空间维度功能维度
基于“时间维度”又高级在哪里呢?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马云baba的战略观(跳跃的略有点大啊...不好意思),我们都知道企业战略包含“使命、愿景、价值观”,阿里巴巴就有个愿景:要做102年的公司。
阿里成立于1999年,102年,刚好跨越了三个世纪。马云说,相比于硅谷公司的模式,他更喜欢西雅图公司模式。硅谷企业追求的是“Build to Sell”,创业是为了追求谋利;西雅图公司则是“Build to Last”,创业追求的是基业长青。前者5~7年赚到钱就退出了,后者追求更长的时间维度,成为百年企业。为了活102年,公司每一次重大决策,他都要思考,“做这个事情对十年以后有没有效果,如果没有,那就别做。今天做,明天就会成功,立竿见影的事情,不应该拿到高层来讨论。”
借助马云baba的例子,事情就很好理解了。哈格里夫斯的理念,本质上是“Build to Last”,而大多是设计师的思路是“Build to Sell”,高下立判。
可惜的是,人们通常更关心空间和功能,游乐场在哪儿、大草坪在哪儿、音乐喷泉在哪儿;而很难理解总体上的“骨架”和场地基于“时间维度”的存在意义,更别提和甲方解释清楚了。
不过这件事也没必要太纠结,对于我这种菜鸟级别的设计师而言,认知可以私底下提升提升,但老老实实挣钱才是第一位的
好啦,今天就先说这么多,以后还会继续找时间解读哈格里夫斯的设计作品,借助案例来多方位诠释大师的设计思想。
我是YanYan,我们下次再见喽。

- END -

低产狡辩声明:由于目前学识有限,为了搞清楚一件事情,通常要查阅很多书籍、论文,力求让自己的“现学现卖”显得稍微“专业”一些,所以更新速度不会太快。如果你看到一半觉得文章太长,建议你可以先保存到浮窗,有时间再慢慢看,估计能撑到我下一次更新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